青红酒和黄酒的区别是什么
在我们的认知里,一想到红橙黄绿青蓝紫,第一反应那就是美丽的彩虹。但是,在酒的世界里,同样也存在着五颜六色。那就是红酒、白酒、黄酒、橙酒、绿酒、灰酒、黑酒。
酒的颜色这么多,但是常见的来来去去都是那几种,那么究竟遇到不常见的酒该如何区分呢?和其它酒又有什么区别呢?
红酒
红酒(Red wine)是葡萄、蓝莓等水果经过传统及科学方法相结合进行发酵的果酒。红酒比较典型的是葡萄红酒和蓝莓红酒,葡萄酒有许多分类方式。
以成品颜色来说,可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及粉红葡萄酒三类 。
其中红葡萄酒又可细分为干红葡萄酒、半干红葡萄酒、半甜红葡萄酒和甜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则细分为干白葡萄酒、半干白葡萄酒、半甜白葡萄酒和甜白葡萄酒;粉红葡萄酒也叫桃红酒、玫瑰红酒。
白酒
中国白酒
说到白酒,那当然不能不说说我们中国的白酒。白酒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根据国家标准,白酒指的是以粮食谷物为主要原料,采用大曲、小曲或敖曲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再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多个步骤制成的一种饮料酒。
白葡萄酒
国外的朋友或者是爱喝葡萄酒的朋友,常常会说“白酒配白肉”。那么,这里指的就不是我们理解的中国白酒了。而是白葡萄酒,白葡萄酒是发酵酒,单单制造工艺已经与我国的白酒不一样了。
此外,白葡萄酒并非真的是“白酒”,不像我们国家传统的白酒那样无色透明,而是略偏黄色调,常见的颜色有柠檬黄、金黄色和琥珀色等。
黄酒
中国黄酒
中国的黄酒属于发酵酒,与葡萄酒、啤酒并称世界3大古酒。黄酒起源于中国且未有中国独有。连日本的国酒–清酒,也是模仿黄酒的酿造技术而生产的。
中国的黄酒比较出名的有状元红、女儿红以及花雕酒等等。一般以稻米、黍米为基本原料,经过加曲、酵母等糖化发酵剂酿制而成。
法国汝拉黄酒
黄酒(Vin Jaune)来自法国汝拉(Jura)产区,其中“Vin Jaune”是法文,在英语中它被称作“Yellow Wine”,因而再译成中文就成了“黄酒”。
汝拉黄酒的产量较少且成本较高,在国内本就不太常见;加上市场宣传少等原因,普通消费者更是知之甚少,绝大多数爱好者都没有见过其真面目,更别说尝其味了。
橙酒
橙酒其实也是一种葡萄酒,采用白葡萄酒的品种浸渍发酵而来的。这种橙酒的酿造方式和桃红葡萄酒有些相似,通过对果皮的浸渍来得到一定的天然色素,有时候浸皮时间长还会有轻微的氧化褐变的迹象,这也是造成最终颜色的关键原因。
一般橙酒的酸度都是比较高,而且有着红葡萄酒特有的单宁,口感丰富,柔和,回味悠长。在意大利弗留利(Friuli)产区,就有一个地方以生产橙葡萄酒著称。
绿酒
绿酒是西班牙的一种特色酒,但是绿酒的名字来源并非是酒的颜色为绿色,而是“Verde”本身就有绿色的意思,在英语中又将“Vinho Verde”称为“Green Wine”,于是到了中文就直译成“绿酒”了。
实际上,“Vinho Verde”应该指的是“Young Wine”。毕竟懂点英语的人也该知道,其实“Green”不仅仅只有绿色的意思,也有表达“新的、未成熟”的含义。所以,这里指酒是非成熟的。
灰酒
灰酒与橙酒一样,实际上也是葡萄酒的一种。只不过灰酒的颜色一般比较淡,比桃红还要淡得多。所以,这种红不红白不白的葡萄酒就被称为灰酒!
不过,很多时候人们会把灰酒归类为白葡萄酒的范畴。一般酿造灰酒,酿酒师会采用黑皮诺和佳美来酿造。例如经典的黑中白香槟(Blanc de Noirs)就是典型代表。
黑酒
在法国西南部卡奥尔(Cahors)地区,有一种采用马尔贝克(Malbec)葡萄酿成的葡萄酒。这种葡萄酒单宁很高,余味悠长,而且颜色深如墨色。所以,就被当地人称之为“黑酒(Black Wine)”
以上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
黑酒可以说是葡萄酒中颜色最深的一类。黑酒经过缓慢地陈年后。会展现出皮革、雪松、土壤和一些野味,喝起来更容易入口。
青红酒为什么这么出名
青红酒,因其复杂的酿造工艺和浓郁醇香的口感,被誉为闽派黄酒的正宗。在永泰,青红酒小作坊生产者也喜欢给自家的青红酒取上一个动听的名字:嵩香红、梦郎山、盖洋红……这些独特而优美的名字,背后回荡的是青红酒小作坊的生产“三部曲”,也是一曲动人的乡村振兴新乐章。
正名——
小作坊“持证上岗”
年前,永泰县远富超市的酒区货架上,小作坊酿造的“盖洋红”青红酒成了抢手年货。这些青红酒小到二两一瓶,大到五斤一罐,凭着纯手工操作的招牌和柔顺绵长的独特口味,仅上个月,这家门店就销售了近一万斤。
“冬天,坐月子炖老母鸡汤、给亲戚朋友送礼、个人收藏品鉴……不少本地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养生的青红酒。”远富超市总经理郑继富回忆,就在几年前,这些青红酒由于缺乏合法的“身份证明”,在超市里难觅踪影,“担心质量出问题,哪里敢卖?”
一边是食品安全必须保障,一边是传统工艺亟待传承。与此同时,青红酒市场也在等待爆发契机。青红酒小作坊产品,该如何名正言顺地端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在永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我们积极向福州市政府争取支持。2022年2月,青红酒纳入福州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允许生产加工食品第四批目录,青红酒小作坊生产有了‘身份证’。”永泰县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总监郭世锦介绍,3个月后,永泰县郑爱珠盖洋红酒坊顺利拿到了该县颁发的第一张青红酒生产加工小作坊核准证。
“现在,我们的青红酒不仅可以进大型超市,还可以在电商平台上自由销售,进而让更多人通过正宗产品,了解到我们悠久的青红酒酿造技艺。”永泰郑爱珠盖洋红酒坊负责人郑爱珠告诉记者。
截至2022年底,永泰全县发放青红酒生产加工小作坊核准证11张,成功注册青红酒商标3枚,年产值突破百万元。
规范——
“现代车间”小而精
如今,看到青红酒产业背后的发展潜力,永泰不少小作坊生产者跃跃欲试,利炜青红酒坊负责人黄小云就是其中之一。这位曾在上海从事干货生意的“归乡人”回到永泰后,第一件事就是扎进当地青红酒坊,学习酿造技艺。
去年10月,黄小云取证不久的酒坊首次投产,成功酿出第一批上千斤青红酒。
在他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了弥漫酒香的酒坊。
不同于传统印象中脏乱差的小作坊,眼前的酒坊堪比小而精的现代生产车间。小作坊食品原料库管理、卫生管理、食品不合格品处理等各类制度规章张贴在入口显眼处;原料区、生产区、陈贮区等各有区分,水源净化、高温蒸煮、压榨过滤等装置锃亮干净;全密闭空间中,40多坛青花瓷酒缸内,糯米、红粬与纯净水混合发酵。“哪怕是酿酒的酒缸,我选择的都是易清洗而不易滋生细菌的型号。”黄小云笑道。
“过去,小作坊的青红酒全凭传统经验制作,没有严格的生产标准和规范的包装标识、操作流程。”郭世锦说,此类小作坊生产容易出现食品安全隐患。
要尝到“乡味”,也要尝到“品质”。为此,永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成立工作专班组,实施“一作坊一策略”的帮扶行动,在青红酒小作坊取证前,对生产者全程帮扶,手把手引导,规范环境卫生,完善规章制度,努力让当地青红酒小作坊走上一条规范、健康的发展之路。
盖好新车间,黄小云充满了雄心壮志。他给自己的青红酒取名“梦郎山”,还特意添置了3个超大不锈钢酿酒罐,为下一步拓展生产规模作好准备。